![]() |
1. WHY 講結果!
作為一個演講者,首先要清楚為何而講,確立演講的目的何在,也就是要能明確演講後想要達到的『結果』。
舉個例子來說,『讓所有的觀眾認識商品』與『讓所有的觀眾購買商品並成為擁有者與成使用者』,雖然兩者的目的都與認識商品有關,卻有著截然不同的『結果』,一個只要單純認識即可,而另一個是要觀眾買單做為起點,並成為擁有者與使用者,因此在演講的內容安排上就會有所不同。認識商品,最基本的只要據實說明商品規格、特性、價格與使用方式,加上商品照片或實體商品進行操作,應該就已經達到認識商品所需的條件;然而如果是要讓觀眾掏出錢來購買商品,重點除了要認識商品以外,而是讓觀眾了解到這個商品能帶來的『價值』是遠遠超過其價格,進而產生想要馬上帶回家的衝動,從內心感到非常需要這個商品,相信這個商品將為自己帶來方便、更美好的生活...,所以演講者道出商品的『價值』是很重要的引爆點,讓觀眾了解為什麼應該即刻擁有此商品,並成為使用者是一件很棒且很美好的事情,在此刻商品將會帶來的是『價值』,而不再只是個數字價格罷了。
具體、清楚、明確目的與結果,在演講上是至關重要的核心起點,是演講成功與否的最大關鍵因素。就像我們不清楚目的地在哪裡了,那又如何達到目的地呢?又好比我們經常說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」,但我們總得要先弄清楚到底是要瓜、還是要得豆呢?唯有明確『結果』才能種下想得到的種子,不是嗎?因此確認想達到的目的與『結果』是成功講演中最最基本的要件,當我們明確了『結果』,而以下的另外5個W問題,就可以很簡單的延展開來,讓我們輕而易舉的準備好所有的演講工作。
2. WHAT 講什麼?
在我們清楚演講想要得到的目的與『結果』後,自然就可以依要達到的目的與『結果』來安排「說些什麼」、「表達些什麼」了。
A. 演講內容:從『結果』來思維並進行反推,來安排講演的重點。例如:結果是要觀眾掏錢買商品,可以先問問自己如果是觀眾會基於哪些動機來購買商品,為何要買此商品呢?這將成為此講演成功與否的關鍵點。
B. 簡報內容(簡報可以輔助演講者,但不一定需要簡報):簡潔、舒服與直觀最為重要,因為稱之為簡報就不應該是資料,過多的簡報內容或太過於花俏都會使觀眾變成了讀者,造成觀眾只注意到簡報內容而未能專注在演講者所說的內容上,若能善用簡報工具的確可以為演講加分,濫用時也可能會減分,所以有簡報不一定就是好。
「講什麼」就好比寫文章一樣,有所謂的起、承、轉、合,簡單來說就是先列出演講的大綱,起:以前言、背景來開場鋪陳;承:演講目的之重點項目;轉:想得到之『結果』的引爆點;合:簡單總結前面所述做為結語,讓觀眾感到有所收穫,不是空手而回,千萬別草草了事或者拖延見好卻不收。在我們問好自己「講什麼」,列出演講大綱後,即可開始思考演講內容的一些重點項目與想法。
3. WHO 誰聽講?
觀眾才是主角,作為演講者,我們務必要清楚安排或吸引誰來聽講。這又回歸到我們想要得到的『結果』,假設我們可以決定觀眾,我們就應該以『結果』為出發點來邀請觀眾,以達到演講的目的。如果不然,我們就要記住觀眾是主角,以觀眾為出發點來結合我們要的『結果』。
既然觀眾是主角,也是我們要溝通的對象,我們應該盡量以觀眾日常所使用的語言來溝通,即使是專有名詞,也要用觀眾的用語來說明。例如:同樣是介紹如何洗手的常識觀念,我們面對兒童、大人及老人三種不同族群說明時,由於觀眾年紀的不同,而有著不同程度的知識、經歷、背景與學習能力,因此我們在用字遣詞、語調與表達方式的選擇上一定有所不同,才能引起不同族群的注意,以達到傳達溝通的目的。
再者,觀眾的人數也是需要關心的數字,這將會影響到整體演講與場地的安排,最終也會影響到演講的『結果』。假設只有10位觀眾,我們就可以安排大家一同參與的遊戲環節以利於互動關係,但如果有1,000位觀眾,我們可能就不會做出相同的遊戲安排,因為光讓1,000個人明白遊戲規則與分組,這可能就得耗費太多的時間而無法達到效益。
誰聽講與多少人來聽講,將會深深影響演講安排,因此對於想取得的演講『結果』這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。
4. WHEN 何時講?
在時間上,首先要了解講的時間點,以及總共有多少時間可以演講,再從限定的時間裡安排:講什麼的順序及重點環節的時間長短。講的順序攸關整場演講大綱的起承轉合,而每個環節時間的長短將影響到講的內容多寡與細節。
A. 時間點:日期與時間是基本必須先確認的,否則錯過時間,一切就是空談了。同時,演講的早、中、晚的時間點,或多或少也會影響到演講的安排,例如:下午的演講總是讓瞌睡蟲有機可趁,簡單的起立動一動或適時講個冷笑話的安排或許可以趕走瞌睡蟲。
B. 講話的順序很重要:好比我們講故事一定會有前後順序的邏輯,才能讓聽眾了解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,相同地,為達到演講的『結果』,也是需要考量順序如何安排以達到最佳效果。
C. 在限制的時間中安排最佳內容:有時演講的時間可以由自己決定,此時我們就以達到演講『結果』為出發點來決定時間長短,例如:10分鐘、20分鐘、30分鐘或者1小時,期間是否安排休息...等;假設由他人決定演講時間長短,我們就在限定的時間內,從大綱與內容中做出取捨,做出最有效的安排。也請記得時間多,不見得就一定好,但請相信只要我們問清楚6個W問題,一定可以在限定時間內做到最好。
不論自己可否決定演講的時間,重點在於我們如何運用限定的時間,做出最合理、最有價值的安排。「何時講」是一種說話的藝術,但只要經過思考、安排與演練,而不是不經大腦的想講什麼就講什麼,並記得在開口前至少先停個一秒鐘,相信慢慢就會培養出屬於自己的說話藝術了。
5. WHERE 哪裏講?
我們要能圈住整場演講,也要考量到演講場地的條件,場地將會影響演講的整體安排與氛圍。我們最好依據演講目的選擇最適當的場地,來搭配想到達到演講的『結果』、效果與氛圍;如果無法自己選擇場地時,就由我們自己調整安排來搭配場地。不論是哪一種情況,有以下可以提醒自己注意:
A. 觀眾人數:人數多寡攸關場地是否可以容納與座位數量安排。場地太大或太小都不是最佳情況,太窄肯定容不下觀眾,但場地太寬敞也會造成演講的困擾,例如:將50位觀眾放在可以容納1,000個人的場地中,一來場面難以控制,再來容易冷場,此刻可做出的應變就是區隔出一個供50位觀眾所需的活動區域,以達到較佳的演講效果。
B. 活動安排:場地的大小與條件也會影響到演講的安排,例如:如何安排互動問答、是否有足夠空間及安全的環境進行遊戲安排...等。而活動的安排、場地大小與氛圍也有極大的關係,例如:我們除了活動需要有足夠空間以外,有時為了讓現場有擠爆的錯覺,此刻的場地安排就不宜太大,甚至需要比正常需求來的小。因而場地的大小,除了活動人數考量以外,也應將想要營造的氛圍感納入考慮。
C. 場地設備:從最簡單的是否有麥克風,就會影響我們處理音量;再者,有電腦及投影設備與否,就會需要決定使用簡報或者必須列印出簡報資料;又例如,是否有合適的音響設備可以播放影片與音樂來營造氣氛...等等條件,這些都與如何安排演講有著密切關係。當然我們可以在有限的場地裡做調整,更可以帶入所需設備與器具為場地加分,這一切都還是在於我們如何準備好前置工作,最終達到我們想要取得的演講『結果』。
在哪裡講也是我們在第一時間就需要得取的訊息,因為場地關係到演講所有的安排與準備,更是我們是否能夠圈住全場的一大成功關鍵因素。
6. HOW 如何講?
當我們問清楚以上基本的5個W問題以後,緊接著就可以往下來思考「如何講」了。從我們最核心的問題: WHY 「講結果」作為出發點,問清楚:WHO 觀眾是誰、WHEN 有多少時間與 WHERE 地點在哪裡,同時決定好 WHAT「講什麼」的重點內容以後,我們開始要思考如何將前面5個W問題的答案整合在一起,如何來表達與傳遞所要演講的內容,以達到演講的『結果』。同時,我們可以從整體演講要呈現的氛圍來考量,除了演講者本身表達方式以外,也可以考慮用影片、活動...等來達到演講的目的與『結果』。
A. 演講表達方式:故事與實例總是最能觸動人心,而正經八百的講述方式卻容易帶來瞌睡蟲,藉由故事與實例達到溝通的最高境界,也最容易達到演講的目的與『結果』。
B. 聲音、臉部表情與肢體動作帶動氣氛:除了演講者的聲音表情:音量、語速與語調以外,臉部表情更容易帶動觀眾的情緒;而臉部表情,再加上肢體動作的運用更可以引起觀眾的注意,進而引導觀眾至演講的目的與『結果』。
C. 互動很重要:運用眼睛與所有觀眾互動;用視線掃視全體觀眾,非必要時請不用緊盯著簡報看,用眼睛與觀眾產生互動。另外,簡單問答運用、小遊戲、分組活動都可以讓整場講演更加生動,帶動起現場的氛圍。
D. 輔助工具來加分:藉由播放影片或音樂來創造演講目的之氣氛;隨著科技的進步,視覺、聽覺效果已經是隨手可得,甚至營造出所需要的味道都不再是難事,運用熱鬧音樂來帶動買氣,感人影片來觸動人心帶出氛圍,甚至讓觀眾掉淚帶來感動與心的改變。
「如何講」就好比是我們的靈魂,「講什麼」就像是我們的身體,雖然兩者缺一不可,但相信觀眾期待聽到、看到的是有生命力、有互動的台上台下全場地表演,而不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,僵直、機械化站在舞台上的個人演說。
從最核心的為什麼而講的「講結果」,到最後的「如何講」這個貫穿全場的靈魂,就是集結了6個W問題的答案後所安排的表達方式,整合人、地、時、物,藉由演講者本身與各種輔助工具來與觀眾溝通,讓整場演講帶來快樂、悲傷、嚴肅、正經、熱鬧、氣憤、熱烈討論...的種種氛圍,當然最重要的是:我們想要營造的任何一種氛圍,都必須要回到最初演講想要得到的『結果』來思考與驅動,這才是我們能否圈住全場,並達到目的的最重要指標。
演講的方式千千百百種,更有數不盡的方式與招式來千變萬化與運用,且絕對不會有對與錯的問題,重點是在於自己如何開始或如何讓自己更加進步,相信從問自己第1個問題:WHY『講結果』做為核心起點,再串連5個W問題:WHAT 講什麼、WHO 誰聽講、WHEN 何時講、WHERE 哪裏講、HOW 如何講,也就是這最簡單、最平凡的6個W問題當做基礎,相信您會找到自己特有的演講方式,並發展出一套不平凡、不簡單的演講新風格,讓您圈住全場。
photo by open hardware summit
張貼留言